
在东京的永旺购物中心里杭州股票公司排名,有人刚在生鲜区挑完和牛,一转身就瞅见了一辆亮白色的比亚迪海豚汽车 —— 要知道,日本汽车市场里,本地品牌占了 95% 还多,几乎把市场包圆了,现在中国车直接开进人家日常逛街的地方,这事儿本身就够让人惊讶的。
10 月 21 号这天,比亚迪和日本零售巨头永旺正式合作,打算今年内开够 30 个商超销售点,就靠这款差不多 200 万日元(合人民币 9.4 万)的海豚车型,在日本人常去的地方打开了缺口。
这步操作其实特别准,刚好戳中了日本车市的 “老毛病”。过去五十多年,丰田、本田这些本土品牌,靠自己专属的 4S 店体系把市场捂得严严实实,外国车根本进不来 —— 就连特斯拉,也只能在自己的品牌店里卖,普通老百姓逛街时根本见不着。
但比亚迪找对了搭档:永旺在日本有 164 家购物中心、374 家门店,把车直接摆进这些地方,老百姓逛超市时就能看见;更方便的是,永旺还有 2500 个充电桩,刚好解决了日本人 “担心没电充” 的顾虑,等于形成了 “逛超市看车→想试就试→附近就能充电” 的一条龙服务。
东京有个叫松本隆史的消费者,说的话特别实在:“以前看个车得跑几十公里,现在逛趟超市就搞定了。” 永旺在千叶的那个销售点,试营业第一天就有 200 组人来问车,30% 的人当场就预约下单了。
价格也是比亚迪的大优势。海豚官方标价 299 万日元,看着和日产 Sakura 差不多贵,但加上永旺给的 10 万日元积分、充电桩优惠,再算上日本政府的补贴,最后到手价直接砍到 200 万日元 —— 比同级别日本电动车便宜 15% 以上,甚至和在中国卖的价格差不多。
能做到这一点,其实是比亚迪自己有底气:从电池到电机都是自己研发的,成本比那些靠买别人零件的日本车企低得多;再加上永旺大批量采购能拿到优惠,就算卖得便宜,也有钱赚。
销量数据也能证明这事儿靠谱。日本汽车进口商协会说,2025 年 9 月比亚迪在日本卖了 802 辆车,比去年同期多了 3 倍,占了进口电动车销量的 2 成,海豚和海狮 7 这两款车卖得最好。
要知道,日本现在买电动车的人只占 1%,而且销量前十的车里有 7 辆是丰田系的。但比亚迪已经开始抢市场了:东京、大阪不少原本打算买日产 Leaf 的人,转头选了更划算的海豚,买比亚迪的人里,60% 都是从开日本燃油车换过来的。更值得期待的是,2026 年比亚迪还会推出符合日本标准的小尺寸电动车(就是日本人常说的 K-Car),这个市场占了日本新车销量的 40%,等于直接冲进了人家的 “主力赛场”。
面对比亚迪的进攻,丰田、本田这些本土巨头有点慌了。丰田和铃木合作出了小尺寸电动车,本田也推出了 N-ONE e:,但这些车要么跑不远,要么充电慢,价格还不便宜。更麻烦的是卖车渠道:跟着降价会少赚钱,学比亚迪进商超卖,又得打破用了好多年的老规矩,动别人的利益。有消息说丰田在找 7-Eleven 合作,但短期内肯定赶不上永旺的充电桩数量和人流量优势。
其实对比亚迪来说,在日本卖多少车不是最关键的。能通过日本严格的碰撞测试、电磁兼容标准 —— 要知道日本人对品质要求特别高,能在这儿站稳脚,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。这种认可还传到了国外:比亚迪欧洲区的负责人说,“比亚迪在日本卖得好” 这件事,让德国、法国消费者更信任这个品牌了,直接让 2025 年比亚迪在欧洲的销量涨了 80%。
现在去大阪永旺的比亚迪展厅,能看到海狮 7 的真皮座椅、丹拿音响,不少日本人摸完都感叹 “太值了”;网上已经有比亚迪要出 K-Car 的谍照了,大家都在讨论。
当比亚迪的车标出现在丰田、本田的 “家门口”,当超市里的展车取代了远郊的 4S 店,咱中国车企搞的这场电动车变革,正在改变全世界汽车行业的老玩法。
(文/Myevcar 文风)杭州股票公司排名
宏图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